第四百二十八章 面君-《大明威宁侯》


    第(2/3)页

    朱瞻基指着殿内的椅子道:「坐吧!这趟山东之行,你很辛苦啊!」

    陈远欠身谢恩,等朱瞻基在龙书案后坐下,才顺势坐下来。

    朱瞻基最关心的当然还是山东罢考事件怎么样了,李骐的事处理得怎么样了。陈远之前上了几封奏章,但奏章上说的毕竟不够详细。

    此时坐下,陈远又详细说了一遍,朱瞻基愤然道:「这些个狗官,谋害朝廷命官!当真该杀,诛九族最好!杀得好,若朕在山东,这等祸国殃民的奸贼,朕一定将他们杀个干干净净!」

    陈远有些尴尬。

    朱瞻基余怒未息地喝骂了一会,觉得自己失态了,道:「不过,朕也知道,你做得很不错,朝廷有法度,不能凭个人心意随意开杀戒。二叔在山东经营十多年,山东一塌糊涂,再杀下去,遭殃的还是百姓。」

    陈远候着他的心气儿稍平,便又提起了杀张洪的事,毕竟这事,是自己擅自主张。要是皇帝多心,自己不好解释。

    「一省学政,贪赃枉法,勾结党友,管理不好山东,闹出罢考的事,李骐的事,他多少是有关的,杀就杀了,没什么要紧。」

    陈远嗯了一声。

    「你到山东,有没有发现什么人才之类?」

    陈远好奇。

    朱瞻基叹道:「皇爷爷年老的时候,常常就叹,我大明无人可用,若不是有你在这里撑着,我大明的局势,还不知道是怎么样。朕上朝的时候,大部分臣子都是须发皆白,后继无人啊。」

    陈远理解他这种心情,刘邦打了天下,说的最著名的一句话: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人才,再英明的君王都无可奈何。

    他想到山东见过的几个人,道:「臣在山东,倒是有几个人能臣记忆深刻。」

    「哦?」

    陈远把李贤、陈文和石亨三个人的事说了一遍。

    朱瞻基点头:「倒也有些才能,石亨嘛,唔,朕已经把原来汉王的铁衣卫划归了三千营,其中樊忠领着三万人马驻守大同,就让石亨到樊忠那里去历练历练吧。」

    「谢陛下。」

    「唔,至于李贤和陈文吧,要是今年能考中,你就收他们做门生?」

    收门生?陈远吓一跳,自己几斤几两,哪里教得了他们的学问,苦笑:「陛下,臣才疏学浅,而且臣太年轻,比他们大不了几岁,收门生难免惹人非议。」

    朱瞻基想了想:「也是,不过,朕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你替朕安排他们吧。」

    陈远只能接下这个苦差事,忽然眼睛一亮,若他们真有才,推荐他们去杨士奇府上吧,不晓得他会不会答应。

    和他儿子关系很僵硬,但改革需要杨士奇支持,推荐李贤和陈文,若是如杨士奇的意,有这层关系,也好缓和局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