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找出破绽-《大明威宁侯》
第(2/3)页
“是啊,我们都听见了,这又怎么样?”
“长命锁,长命锁,方娘子,你为你家的孩子求了那么多神佛,不知道有没有把孩子的姓氏或者名字刻在锁上呢。”众所周知,长命锁,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大多是金属或金银做的饰物,呈古锁的样子,在明清时候特别流行。其意义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
贫穷人家会用铜钱、布、丝线来制作,富贵人家则有的用黄金,这么贵重,为了同其他小孩区分,害怕一起玩时搞混了,也为了让神佛直接保佑自己的孩儿,就把姓氏或者名字刻在锁的背面。
方娘子脸色大变,想要抢过锁。
陈远哪里给她机会,把锁的对面朝向大家,果然,锁的背面,有一颗篆体的“蹇”字。
“大家看看,这是‘唐’字吗?”
人群中有识得字的,叫道:“不是‘唐’字,‘唐’字我认得,这个字不认识。”
一听这话,“轰”地一下,围观百姓们一片哗然。
陈远睨向那个妇人冷笑:“这个,你作何解释。”
那妇人倒退两步,脸上已是一片腊黄。
她拐卖过许多小孩子,虽然也有失手的时候,大多却是被人家家属亲人及时发现,从来不曾陷在这样的弱冠书生手里。
“站住,拐卖孩童,丧尽天良,抓她去见官。”
“对,抓她们去见官。”人群中已经义愤填膺。
他们中,许多也是为人父母,能够理解那些亲生骨肉被人拐卖摧残的父母们的切肤之痛、椎心之痛。有多少父亲被这种痛苦折磨得一夜白头;有多少母亲被这样的痛苦刺激的变成了疯子;有多少父母从此一蹶不振,有多少家庭为了寻找失散的骨肉,放弃了一切,如癫如狂地四处寻找他们的骨肉。这一切痛苦,都是眼前这种畜牲造的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