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一条老狗-《大周逍遥王爷》


    第(1/3)页

    刘凌也知道,在没有彻底打服这些人的情况下,让对方写降书顺表是不大可能的。

    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为了讨价还价。

    他的底线是让三人写一封求和的书信。

    而现在,他们三人竟打算向大周称臣,甚至还要认萧帝当大哥,这可大大出乎刘凌的预料。

    虽说心中欣喜,但表面上刘凌还是一脸为难。

    他故作姿态的沉思良久后,说道:“如此倒也可以试试。”

    “这样吧,几位回去之后尽快将国书写出来,我即刻编写好向陛下的上书,到时候咱们一起交上去。”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我估计至少有九成把握,能在下手之前获得互市许可。”

    听到九成二字,额森三人也算是松了口气。

    如果一封国书便能搞成互市,对他们而言,也绝对不算亏。

    于是,三人便也点头同意。

    商量到这,此事也算完成了。

    最后,刘凌又对三人叮嘱道:“三位,我丑话说在前头,既然咱们已经商定了,那便要按规矩办事。”

    “货品问题,可以互相商量着来,这一点大家都可以担待。”

    “但是劫掠问题是底线,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一旦北境出现劫掠的军报,那我大周便可视你们撕毁了本次互市条约。”

    “我们也会即刻关闭互市,直到你们将参与劫掠的人全部交出来,再赔偿我大周百姓十倍的损失,才会恢复互市!”

    “不然的话,我大周定和你们不死不休!”

    额森闻言也沉声说道:“这个,我们可以保证,但你们的人也不允许再出长城,更不能干扰我们牧民放牧生活!”

    刘凌近期也没有打算向北方扩张,所以也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他又大摇大摆的带着随从和书办回到了城中。

    见到刘凌安然归来,萧元寿和王崇连忙打开城门迎了上去。

    “刘凌,谈得怎么样?”王崇忙上前道。

    刘凌也不瞒着,随即便将谈论的内容向二人说了一遍。

    当听到额森三人打算认萧帝为兄长之后,王崇立刻喜形于色道:“好啊!有了这份国书,那真是面子也有了,里子也有了,陛下不可能不同意此事。”

    然而,一旁的萧元寿却是一脸不乐意,他脸色难看道:“为什么是兄长,不能是父亲吗?”

    “那三个家伙认了父皇当兄长,那岂不全成了我叔父,我若是碰到他们岂不还要行礼!”

    刘凌:“……”

    王崇:“……”

    此时,刘凌也不知如何评价萧元寿的脑洞,最终他也只能说道:“殿下,您贵为太子,是国之储君,见到谁也不用行礼。”

    “他们就算认了陛下当兄长,充其量也只是个王爷的身份,就像您见其他……呃!”

    说到这,刘凌说不下去了。

    因为萧帝登基的时候把其他兄弟全都干掉了,萧元寿估计也没见过叔伯之类的。

    至于其他远房亲戚,估计就更没机会见了。

    这时,王崇也说道:“殿下,不管怎么说,此事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利,咱们还是赶快给陛下和内阁写信吧!”

    萧元寿也只是发发牢骚,并没有要闹事的意思,听到王崇的话后,便也点头应允了。

    次日,额森三人也将国书写好送了过来。

    就这样,刘凌将自己的书信,连同三大蒙古部落的国书,一同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京城。

    乾清宫内。

    当看到刘凌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国书,萧帝忍不住笑骂道:“这小子,事就是多。”

    旁边的吕方不知什么情况,便轻声问道:“陛下,是查清楚走私案了吗?”

    萧帝笑着摇了摇头道:“案子倒是没有查清,不过,这小子是打算将茶马走私案的口子给彻底堵上了!”

    “诺,你自己看吧!”

    说着,萧帝便将书信丢给了吕方,而他自己则翻看起了额森等人的国书。

    额森三人听得懂汉话,但却不会写汉字,三人的国书都是由手下投降的汉人代写的,最终再盖上印章,签上名字。

    内容方面,只能说是不卑不亢,算不得心悦诚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