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除了诉说鞑子们的战法战术,林岳也将自己对付骑兵们的战法战术全都掏了出来。 陷马坑、拒马枪、弓弩、长枪阵、盾牌阵等等一系列的战术一一讲述给俞大同去听。 就这样林岳从深夜一直讲述到了天光蒙蒙亮的时候,才将自己这些年的对敌经验和俞大同说了一遍。 后者在听完讲述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呆呆地坐在了椅子上。 他之前想到了此战将会十分艰难,也想到了蒙古骑兵会十分强悍,但却从未想过,对方竟强大到这种地步。 这也难怪北方花费了无数银两辎重,却也只能做到固守,从未北上出击进攻过蒙古、女真部落。 同时,他也惊叹于林岳所描绘的那些新奇的战术战法,一个能在北境当了几十年百户的军人,绝非泛泛之辈。 要知道,在北境区域,总兵的战死率,甚至要高于普通士兵,而他却在哪里活了十几年,不止是他,还有他的六个兄弟以及一个儿子,也都安然回来了。 这就是不是单纯的运气了。 看着一脸呆滞的俞大同,刘凌沉声道:“俞总兵,我乃一介书生,对战事并无很深的研究,但我却知道,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道理。” “大人爱兵如子,想必兵丁们也对大人极为信任,不然也不会在没有粮饷的情况下随军北上。” “所以,我觉得,只要大人和您麾下的两万多兄弟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抗敌,就一定能够击败鞑虏的!” 听到这话,俞大同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道:“兄弟我知道了,此番出征,我若是能活着回来,必有重谢!” 刘凌也对这将领有几分好感,他点了点头道:“将军保重,愿此生还能再见!” “嗯!”俞大同沉声答应。 此时天色已经蒙蒙亮了,刘凌看了看林岳道:“好了将军,我二人不能久留,便就此离去。” “将军在正午收纳好所有物资之后,便尽快启程北上,勿要耽误军机,之后,再上书朝廷,为我魏县的乡绅以及沿途所过的所有乡绅表明功绩。” “让朝廷颁发封号,修建功德碑,如此自是大功无量!” 此话一出,俞大同有些发愣,然而还不等他细想,刘凌和林岳确是已经出了营帐,片刻后,马蹄声响起,由近到远渐渐的消失不见。 这时,俞大同也终于反应了过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