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六十三章 两战两捷(三)-《汉明》
            
            
            
                
    第(3/3)页
    郑森有五万叛军,但谁都明白,号称多少军队,和实际能作战军队是两个概念。
    它不象吴争麾下北伐军,说是二十万,那就是二十万作战部队。
    郑军所说的五万,能战者有三万那已经相当不错了,其余的,也就是呐喊助威打酱油的。
    从福州败退的郑军,那可是攻福州、守福州的军队,所以,这支军队的存续,直接影响到此时正在炮击北部的张名振水师,装运福州陈胜部登陆的成败。
    番人的海军实力强大,但步军如何,谁也没见过。
    在王一林心中,北伐军就是天下第一,只要登陆成功,那就是横扫天下,何况这岛上兵力不多的番人?
    这就是王一林临时改变舰队航向的根本原因,他要炮击在新港仔暂时休整的那支郑军,如果真按纳布尔招供的位置,王一林认为,在猝不及防的舰炮覆盖下,这支郑军能被自己打残,甚至歼灭!
    而王一林在改向之后,也反复计算了这次改变所耗费、增加的时间。
    得到的计算结果是,他需要一个多耗时辰。
    一个时辰,或许施琅会恨自己一辈子,前提是施琅那时还活着。
    可王一林不想改变自己的决定,因为他同样知道,如果自己不这么做,他会后悔一辈子!
    而没有一丝负罪感的纳布尔,由此得到了他一直索取的“体面”,王一林特准他不用塞臭袜子了,纳布尔感觉自己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
    夜战,是施琅决心殊死一搏,唯一的依仗。
    这个时代的夜战,特别是海战,双方基本都丧失了远距离视野。
    而视野,对炮击精度很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炮手基本只能靠经验来判定敌舰的具体方位。
    瞭望的效果减弱了。
    对手的行动方向和意图,变得不可测。
    这对于施琅及部下来说,占了很大的便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