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三章 准备工作-《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1/3)页
    “社团,有意思,让学部统计一下,究竟有多少这样的社团,这些社团人员情况以及他们的宗旨是什么都要搞清楚,但是暂时不要去干涉,只要他们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就行。”董书恒道。
    “总统,这样会不会出什么乱子?”
    “放心吧,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乱子,倒是这群有点意思,等学部统计好了,找几个社团的头目来新京,我要跟他们谈谈。”董书恒饶有兴趣地说道。
    “总统,这……”魏玉祥已经习惯,董书恒的思维总是这么跳脱。
    “好啦,大舅哥,没事儿的。”董书恒见魏玉祥欲言又止,笑着打断道。
    ……
    董书恒在看军报的时候,一支由复兴军第一第二两支舰队组成的联合舰队正在向西南方向航行。
    这支舰队集合复兴军几乎所有的主力舰。
    后面还跟着一连串的运兵船。
    这支船队是沿着安南东部的航线一路过来。
    狮城,唐城坊。
    如果不看其南边的港口区。
    一定会以为这里就是江浙的某个小城市。
    这个坊是华人的聚居区,在这里几乎看不到洋人居民。
    只有街道上到处巡视的印度警察向众人展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吴家和林家是这里头号的两个大家族。
    复兴军还没有联系南洋之前。
    两个家族经常为了商业上的事情,争得头破血流。
    但是跟复兴军搭上线之后,蛋糕做大了。
    两家却又成了合作的关系。
    因为跟复兴军做生意,自然会得罪海峡总督府。
    两家必须要联合起来跟那些白人博弈。
    一开始两家也是最早派出子弟到扬州去深造的家族。
    其中吴家派了一个直系子弟叫吴鑫的。
    此子在淮海书院读了三年书。出来之后,直接进了外交部,从一名科员混到了南洋司的司长。
    这个速度可谓神速。
    不过他还不是最快的。淮海书院第一批的毕业生大都混的比较好。
    其中混的最好的杜辉,现在已经是水利部的副部长,还是主持工作的。
    当然了,杜辉当初进书院的时候就已经三十几岁,他在社会上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阅历。
    林家派到东华的人名叫林子豪。
    这个林子豪从小喜欢舞枪弄棒,打打杀杀,并不是非常招家主林文志的欢心。
    不过,此时在这件密室内,林子豪却坐在了靠前的位置。
    林子豪当初到了淮海军的治下之后申请去了高邮陆军学堂。
    他成为了军校第二期的学生。毕业后一直在南部军区效力。
    回星加坡之前,他已经是一名团长,中校军衔。作为后来进入军中的人,他的发展已经算是比较快的了。
    林家家主林文志与吴家家主吴贵仁坐在上首主持这次秘密会议。
    出席会议的只有家族中的主要人物,这次的事情对保密的要求非常高,不是家族中的核心成员根本不能参加。
    甚至连那些小家族都不能参加。
    “诸位长辈,根据军部的命令,小子负责这次接应行动的军事总指挥。”
    “吴鑫负责战后的稳定工作。”
    “今天,我们确定好人数之后,大家的生活照旧,不能有任何的异样。我们估计海峡总督府的注意力会被香江南边吸引过去。但是,他们也会加上对城内华人的监视,他们反正一直不信任咱们。”
    “总之有一点要把握好,复兴军没动之前,我们这里就不动。”
    今天,他们在这里秘密集会,主要就是确定发动的暗号,各家的所出的人员以及集结的方式。
    吴鑫和林子豪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复兴军对狮城的计划早就已经制定好了。
    临时抱佛脚,肯定是不行的,海峡殖民地一直对这些狮城的华人进行严密监视。
    不过早在两年前,复兴军与大嘤帝国的关系还不是那么紧张的时候。
    复兴军就已经通过走私的方式,一点一点,慢慢积累了一批武器。
    这些武器大都藏在吴家和林家。
    现在吴家、林家主要的家族子弟都在外打拼,在狮城的只有家主以及心腹家丁。
    这些家丁就是这次起事的主力。
    其中一些家丁是复兴军这几年陆续加塞进来的。
    为了拿下这个咽喉之地,董书恒已经准备了好几年时间。很多事情都是在海峡殖民地还没有防备的时候就做好了。
    两年前,复兴军跟大嘤帝国之间的关系还没有那么紧张。
    “等到大军动手了,大家到时候按照我们约定好的信号一起行动。”
    “咱们只要能够将大军给接应进城,那么这座城市就是咱们的了。到时候海峡殖民地在港口的要塞就将腹背受敌,那些对着海峡方向的岸防炮将会成为摆设。”
    林子豪介绍完军事上的事情。吴鑫接过了话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