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新任工部尚书-《贞观天子》
            
            
            
                
    第(1/3)页
    第650章  新任工部尚书
    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很简单,如果李世民编纂的《氏族志》真的能决定谁才是一等的高门贵姓,那后面的李治也不用下令禁止七姓十家通婚。而在李治下令禁止之后,世家门阀反而更加嚣张。
    看见没有,皇帝都不愿意我们通婚,都重点关照了!
    世家的自豪,来源于他们祖上的荣耀。
    当然,更关键的是,他们不大瞧得起汉与鲜卑混血的皇室李家。
    唐初的一段时间,李世民把他姊姊妹妹,女儿,嫁给功臣勋贵,既有拉拢功臣的缘故,同时也很无奈。
    因为世家子弟就没人愿意娶公主。没人上门求亲,他总不能拉下脸硬塞公主给世家吧。
    皇族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而他的功臣们,甚至都只是让次子娶公主,而不是让嫡长子。
    看见了不,这就是唐初现状。
    李世民不止一次发过牢骚,说;‘你们特么的都败落成什么狗样子了,还拽什么拽,睁大你们狗眼看看,大唐朝堂上,你们有几个人混出头了,还跟老子摆谱,伱们也配!’
    骂完之后,他又郁闷,郁闷的不行!
    为什么呢?
    因为他发现,哪怕朝堂上没几个山东世家的高官,民间士子还是把这些家伙捧的高高的。
    好家伙,合着你们看不起朕手底下的官爵是吧。
    然后,李世民一拍脑袋,决定恶心一把这些世家门阀。结果世家门阀根本不在乎,他们甚至表示;你修,让你修,我低半个头,我就是你儿子。
    我行我素!
    《氏族志》没有半点用处,反而让那些山东世家嗤笑,因为李世民把皇族李姓排在第一。
    崔民干低头为什么低的这么干脆呢?
    其一,皇帝李智云压根没提过修《氏族志》的事情,而且也从未表露出对世家人才如何渴望,基本上是随缘。
    其二呢,李智云和李世民不同。当时李世民上位,那是先宰兄再杀弟,后囚皇父再登基,名不正言不顺。在上下尊卑思想观念极其严苛的世家眼中,李世民那就是造反,以下犯上!
    他们甚至觉得大唐撑不了几年,迟早会因为李世民乱搞而起个恶性开始。总觉得,大唐会和隋朝一样,迟早完蛋。这也不能怪世家这么想,因为几百年的南北朝,这种烂事太多,数都数不过来。原本隋朝建立,他们觉得乱世结束了。
    但是没想到,隋朝也二世而亡。如此一来,他们觉得唐朝二世而亡也不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当时突厥嚣张的不行,逼迫李世民在渭水杀白马开趴体。
    世家们都觉得,李世民撑不了太久。
    第(1/3)页